为什么国内的保险理财产品回报那么差 提问

问吧——中国最大的保险咨询社区

已解决 402695 位用户的保险疑问
提问
为你推荐

在线定制保险方案

给谁投保:
出生年份:
立即提交
---个家庭 已完善了保障计划

为什么国内的保险理财产品回报那么差

为什么国内的保险理财产品回报那么差.
前几天我的母亲给我看她买得一份新华人寿的红双喜保险。年缴费1万元,5年缴费,10年后一次性到期。推销保险的人说,比银行合算多了。嗯。。。昨天不是前天,新华的某个什么经理级别的人来我家,说新华的收益和分红不错,我妈妈的这份保单到期可以拿到9万多。可是我仔细看了一下根本不是这回事么。打电话到95567,说是基本保险金额+累计红利保险金额+终了红利=到期的总收益。然后我查了一下去年的分红情况,略低于计划书中的较高档的分红。也就是说,照目前的趋势来看,最多到期可以拿到6.3万左右的钱。这。。。个,我不得不感叹我老妈太容易被人骗了。
想想我在8年前买得保诚公司的人寿险,年收益8%外加2%分红。要是我老妈知道了,岂不是要去撞墙啊。
再过两年,我的保单缴费期就满了。那么是不是还是去香港跑一次呢?
算上我儿子的保险,我对于保诚公司的产品相对满意。

补充问题

  • 呵呵,今天我重点给老妈上教育课了。下次买东西,签合同。第一,和我老爸商量。当然,我老爸的第一反应就是无条件反对。。。 第二,和我商量。我去查资料,看合同。签字的事,慢一慢。 第三,那个新华的什么经理啊,估计过几天又会来我家。我得防着点。
  • 看了那么多专家的介绍,有了更多的问题。 第一,有没有交清增额的养老金保险?比如说中国人寿的那份建议书,和大童公司的先生提供的建议书(不知道您介意我透露些细节么?),如果可以把分红不断的做抵交保费和交清增额就好了。 第二,又没有一种产品可以让客户随时按需提取部分红利或者生存金?如果有的话,对于会理财的人来说真的是一大福音。 第三,市面上的那些产品的分红比例占的比较小?这点关系到年金的稳定收益程度,向平安公司推荐的那款产品,真的让人非常不放心。 第四,各位专业人士。你们觉得买养老保险和生死险,选择到香港的国外品牌公司去买,是否更合算?同样的20年定期寿险,那个保障啊,和国内的产品真是没法比啊。 第五,保险公司的分红到底是怎么回事?都说是投资高收益(还是稳健型的。。。)的项目,那么请问低档分红是哪里来的?据我所知,保诚公司可是把90%的部分变成客户的红利然后发下来。那么请问保险公司还赚什么钱? 第六,有没有更好的养老金储备方案呢?呵呵,我们可以私聊。 第七,为什么很多专家说买保险不要考虑收益呢?对于年金保险什么的,我觉得不考虑收益才是不正确的。要是保险公司不保障收益,鬼才会在保险公司买养老金呢。就算是某些保障类保险,就国内的产品来说,已经严重影响我们投保的成本和保障了。花钱多,保障低,发生的风险低,真是不买不放心,买了也不安心。 呵呵,一口气先提那么多了。不知道专家们有什么见解?
  • 到目前为止,已经得到很多有帮助的回答。这个问题扩得有点大了。 我稍微集中一下吧。 国内保险理财产品差,包括保险保障差是总体现象。我自己没事的时候琢磨过一些,对于类似重大疾病之类的保险真的是恨得牙痒痒。要说这东西没用吧,不尽然。但是真要投保吧,还真不甘心。高额的保费,换来说不清道不明的保障,风险几率又低,唯一值得称道的是风险后果严重,有一定的投保必要。好吧,这个话题先略过。 然后是国内的养老金储备,这里么说的还是保险产品。就我在这里目前看到且比较细致的琢磨过后,我觉得大童公司的周先生提供的建议书确实是上上之选。同比新华的产品,到期的固定返回就可以达到2.4W左右(同比的产品,是按每年提取3W来算,一直提取到90岁),此时的红利就可以达到32W多。当年的分红还有1.3W。就算提取出来拿一年期银行利息都远远不止3W的固定收益了。还能提取到95岁。 另外,新华的分红有点问题。目前是没有较高档分红的(这个我前几天刚查过)。 当然,我很赞同张露女士的服务。如果我不在这里和各位专家们学习过,比较过那么多款产品,没准我就认可了她的产品(虽然我目前没有需求。。。)事实上,我相信张露女士的客户也绝对很少有类似我这样的另类,所以她一定会成功的。 最后,我发现我的理念和很多专家的不一样。是我理解上有错误么? 举个例子来说吧。对于保单提供的贷款业务,呵呵,我是敬而远之。我觉得除了有预谋性的借助此功能。正常的投保户绝对不应该考虑使用此功能。 呵呵,其实我买过几本书。有一本叫“绝对不要相信保险师”,真得很不错。

piggy (上海) 在 提问

相关问答
共29个回答
默认排序|最新回复
Jian_logo

周志红

欢迎您登录葵网,我是大童保险服务周志红,很荣幸为您服务!

“买保险,找大童,大童帮您货比三家”

大童保险服务是全国性的第三方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目前有近50家产、寿险公司,1000多款产品供您选择!

完全站在客观的第三方角度帮你选择产品和维护保单权益!

为什么说就一定没有理想的,收益较好的养老金计划呢?不知道先生今年贵庚多少?想几岁开始领养老金?想领多少年?想分几年时间来供养这份养老规划?

为了能够有效的给您传递资料和沟通,请您加我QQ,谢谢!

保险人用户

非常有意思,您不是保险公司的人吗?我还在查一些资料,前面的回复中有提到您的问题。

周志红

我确实不属于哪家保险公司,我是看着你们讨论这么积极,所以来抽一个热闹而已。你说养老险,客户当然想以最少的投入换取以后更多的回报,这从客户的心理删来讲是没有错啊,每家公司的情况不同,主打的方向不一样,当然收益回报也不会一样啊,我认为有些各家保险公司都差不多的概念是不成立的。

保险人用户

看来您是专业人士中的专业人士。那么假定我现在38岁,想在65岁开始领养老金,想领到90岁。再投保的话,还是按照10年缴费来算吧。请问目前哪些公司的哪些产品比较优秀。另外么,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产品。累积的生存金和红利,可以累积生息,又可以在我需要的时候领取一部分出来,不是一次性全部领出所有账户内德生存金或者红利(我说的是65岁以后的事,65岁以前我应该不会去拿里面的钱)。

周志红

回复 piggy :当然可以,你65岁开始想领多少钱一个月?不是我优秀,是在我的平台上有你需要的产品而已。

周志红

回复 piggy :65岁开始月领5000元的计划书已经上传给你,请查收,如果未收到,请加我qq,我另外发给你。看了之后你就会知道在大陆市场有没有你想要的养老金计划了。谢谢您给予我展示计划书的机会!

保险人用户

回复 piggy :谢谢,计划书已经收到。我稍微琢磨了一下。总体回报率对于这款产品不能按照长期利率来算,因为它的利率都是3%左右。也就是说有钱就最好领出来,如果是红利的话可以考虑抵交保费。不过我还是大致的算了一下收益率,30~40年之间的时候,按照所有价值加起来算,回报率大约是4%略微多一点点。似乎这是不少保险公司的上限了。恩,感觉比刚才有人推荐的平安的产品好。和中国人寿的那份很像。各有千秋。具体我也还说不准那个更好一些。谢谢您的推荐了。

周志红

回复 piggy :不客气,个人认为养老金的设计要考虑回报,就一定是要保证领取,不是保证领取的养老金,只是纸上谈兵,等于是在和保险公司赌命,还有就是到期是否办理一次保全手续之后就可以按月领取。这会体现到客户养老生活的品质。很多以返还型的险种作为养老的概念充其量只能算是养老金的补充,不能理解为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金。

保险人用户

回复 周志红 :您说的很对,年金的领取要有保证。这是第一(或者从身故金中体现出来也可以)。第二,是要有提供按月领取的保证(似乎按年领取也是不错的选择?)。很多返回型的养老保险,确实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金。哦,这就好比我中了大奖。以后按月给我发钱,我就不容易把钱乱花掉。一下子给我一大笔钱,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点说笑了,有点理财头脑的人应该可以把握住自己,所以。。。让天上掉馅饼砸在我脑袋上吧,先来个500万)
Jian_logo
I_qq

张露 上海 新华人寿

您好!

看完了帖子的问答我其他也不多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产品您觉得具有可比性?买保险更注重的是收益?同时请注意用词,“大陆”的保险行业发展多少年相信您也清楚,保诚有多少年历史了您作为客户应该也了解,有可比性么,呵呵?有些体制和政策是需要时间的,大陆的保险业仍然在成长期,否则也不需要我们这些人员的辛苦付出和努力了。

保险人用户 O_qq

您好,照片上看上去很漂亮啊。国外的东西看来和国内的产品没法比较。那么就国内的养老金来说,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么?我比较会算,也比较有耐心去查证哦。

张露 上海 新华人寿 O_qq

回复 piggy :我先说理论上的,大部分学过理财规划的人应该都懂:首先预估资产在退休时的终值,有计算公式;然后评估在通货膨胀调整后退休第一年的资金缺口;接着确定整个退休养老需要多少资金;再然后确定所需追加的储蓄资金;最后确定每年需要追进的储蓄。其实就是一个倒推的方式。通俗的和一些客户朋友聊过,然后算出目前需要准备的资金数额,然后就这些数额去组合保险、基金、股票等等的方式方法,具体的产品什么的我和张文华老师观点差不多,不专业领域不做推荐,我自己也是开始尝试而已。方法是需要人去思考出来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不可一概而论。

保险人用户 O_qq

中国人寿的福禄满堂我已经大致的看过了,回复就在上面。不知道你们新华的产品怎么样呢?

张露 上海 新华人寿 O_qq

回复 piggy :您认为您有多大的缺口需要靠保险来补充?Par-ty领导下的每个公司的产品大同小异,假如要选择,也是从公司规模、业务员售后持续服务、历年投资回报水平、理赔质量和速度一些方面来做参考。

保险人用户 O_qq

回复 张露 :还是有点区别的吧。首先,我觉得一个好的业务员才能真正起到决定性因素。专业,有责任心的业务员推荐的产品和建议,通常来说我会比较接受。就这个问题的讨论内容来说,养老金或者说理财产品势必要考虑收益率。只不过在同样风险的情况下,一起参考而已。比如说,我就不会把某些银行理财产品,或者基金,股票,期货什么的和养老金同等考虑。其次是,要考虑同样提供的服务。比如说年金领取方式,分红比例,是否有相应的保障功能(有一定保额的产品,和类似交多少保费还多少保额的产品比较,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当然,就我而言。我觉得养老类保险,就国内的我看到的几款产品来说,实在惨不忍睹。这个保障也就是点缀而已。好吧,那么就假设按照CPI=3.5%来算。如果我想在我65岁以后可以拿到每年24000RMB的养老金来说(假定领取到90岁),我现在应该投入多少资金呢?嗯,我估计我在保诚购买的产品,可以至少支撑其中一半的费用。那么就假设之前的目标减半吧,65岁拿到12000RMB。

保险人用户 O_qq

对咯,我目前38岁。我说的年领取12000RMB是现在的价值。如果到我65岁,那么就相当于约27年后的约30000RMB吧。

张露 上海 新华人寿 O_qq

回复 piggy :这样,我记下你的信息和数据,明天给到您方案,我试一下看我们公司有否匹配您情况的产品。

保险人用户 O_qq

回复 张露 :谢谢,刚才又人推荐平安的产品,我去查查资料。另外,太平保险的女士提供的产品,我没找到确切的产品说明书和利益显示。网站上的内容不全。

保险人用户 O_qq

让张美女久等了。您的计划书我已经看了。您提供的保险计划似乎是从储蓄类(或者说至少有点类似)的保险中再转到年金类保险,真是个聪明的主意。当然,想出这个保险产品的人也聪明。我相信您的后期算法一定没错,不过这个费用着实让我汗了一下。其实也不算贵了,只能怪国内的保险市场不好。不过有一点疑问,你们的这个产品中,可以按年领取指定的金额么?如同大童公司的周先生所说,要有个一次保全手续。这点我在计划书中没有看到。平安公司和太平公司的产品也都没有类似条框。中国人寿的那份倒是事前就定死了。不过红利就只有一次性取出了。其次是您提供的产品的收益率大约是4%略微不到,中档的话是3%略微不到。恩,就比较而言,同样要在65岁以后拿3W一年,张乐天先生提供的产品要便宜30%左右。当然,他的产品只能拿到85岁。如果要同样比较,又得重打计划书。另外,您提供的产品非常有意思。身故赔偿金很少,但是意外却可能得到非常高的赔付(这个要仔细回味一下才能发现)。总体上来说,似乎就灵活性和领取年限来看。您推荐的产品有优势。之后呢,如果我真的有意要购买,就得去具体查证有关信息。包括贵公司往年的分红情况。和目前及将来的投资状况。最后一点么,就是您提到到每天才花100多块钱。。。这个。。。美女啊,难得一次请你吃顿必胜客,我问题不大。不过天天请你吃必胜客,我可是会破产的啊。

张露 上海 新华人寿 O_qq

回复 piggy :首先您的疑问,回答是肯定的,在正式的合同条款中有体现。另外,您实在是太幽默了,日均和月均显示这是我们公司计划书的一个特色,也能让客户清楚的看到类似“每天存下一块钱”的积累不是么^_^,保费的问题,那是根据您的大致想法做的规划,您如果单凭每个公司的一份计划书来做参考,也仅仅是一个参考,您觉得呢。
Jian_logo
I_qq

张文华 上海 新华人寿

保险看收益,本来就是本末倒置了。就像前面几个咨询,买保险就是盯着收益,唉……
另外,香港也是中国的一部分,你可以说内地,但不可以说国内。

香港的保险,如果只是看收益,真的还有买的必要吗?
很多在上海发布香港保险广告的人,往往只会说收益率,先不说这个收益本来也是不可保证的。
最主要的,是广告都忽略了汇兑损失和风险,举个历史数据:

1993年,港币兑人民币60∶100;

2002年,港币兑人民币94∶100;
现在,港币兑人民币123∶100。

保险人用户 O_qq

这位兄弟,我买得人寿险,相当于养老金吧,当然要考虑收益了。你说我买飞机的意外险,我会考虑收益么?汇率问题确实存在,我的财产因为汇率问题缩水约30%。不过即使如此,回报仍然让人满意。再说了,你能保证20年,30年后,美金一直疲软么?

张文华 上海 新华人寿 O_qq

我一直说,我不建议没有保障的养老保险,除非你可以接受保守的收益预估及实际。养老险,要么结合重疾险一起考虑,要么体现避税避债、强制储蓄的作用,其他都是浮云。 养老金的储备,只有保险一条道吗? 至于汇率,我不是专家,我不会预测,只能依靠趋势来判断。

保险人用户 O_qq

回复 张文华 :上次我发的关于重疾的问题,您似乎也有参与。我得到的结论是70岁以后自己保自己。养老么,是必须考虑的。就说说上海的养老金制度,看了让我都心寒。您能推荐点什么好的养老金储备方案么?说到汇率,还是有点担心的。要是RMB一直坚挺,将来和美金来个1:1什么的,我只有吐血了。

张文华 上海 新华人寿 O_qq

回复 piggy :依然是这个意见,如果资金上没有避税避债的需求,要么结合重疾险合并考虑,要么就用其它的方式。在我还没有给自己找到满意的单纯养老金保险之前,我没法推荐给你。其它途径来储备养老金,我在做,但我的专业只在于保险,不专业的领域不敢推荐,见谅!

保险人用户 O_qq

回复 张文华 :哎,您说了半天等于没说啊。不知道您自己是如此打理自己的养老金储备的?有好东西就分享一下嘛。另外,似乎您也不看好贵公司的养老保险?

张乐天 O_qq

回复 piggy :您上次关于重疾的想法我看了,我也有回答。您应该是很关心通货膨胀的问题,这是对的。中国的经济确实让人看不懂,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想法是,保险能补充,能帮助,但不一定能完全解决。同样的,在国外买保险,也不一定能完全解决(我们不提天价保单)。关于理财型和保障型。保障型,中国人寿4月底的新康宁。关于理财型,福禄双喜至尊版,都是最新的。最后是养老险,松鹤颐年和福禄满堂。您说的年收益8%+2%的分红是指固定给的钱和不确定给的分红的利率吗?那国寿的福满一生可以满足,每年返保额的10%+保费的1%。保额稳超保费的。还有就是上面的福禄双喜至尊版,每两年返保额的10%,到期返还所有保费。上面两种的分红,都要超过您所说的2%。当然,如果是我所理解的意思。可以加我QQ,详细沟通聊聊。

保险人用户 O_qq

回复 张乐天 :呵呵,您上次的答复我也看到了。确实有帮助。我去看看您说的两款养老险,不过同时国内的保险公司,收益会差那么多?还有,我通常是算总账的。把计划书打出来,然后对着条框看。再打个电话到保险公司的服务热线去,基本上就得到比较准确的答案了。对咯,我上次联系的新华的服务员,是个女生,服务真不错。

保险人用户 O_qq

我大致看了一下张乐天先生推荐的福禄满堂,大致的计算了一下长期的回报率。以网站上提供的建议书来看,假定是高档分红。那么在20年,30年,40年是的总回报率(算上现金价值+生存金给付+高档分红),大约是4%略微多一些。这份保险的特点是如果客户比较早的身故,那么身故赔偿金只等于已交保费和现金价值的大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客户是没有收益的,除了分红。另一个特点是分红比例占的比较高,占了总收益的66%以上(如果不到70岁的话,甚至更多),也就是说不确定因素比较大。再一点,生存金领取方式在投保时就定死。稍微显得不灵活。而且对于85岁以后不在提供生存金给付(假定当时选择的是领取到85岁)。嗯,对于目前上海人的寿命来说略显不足。其他还没仔细考证。不知道还有更好的产品么?

张文华 上海 新华人寿 O_qq

回复 piggy :看清楚保费和保额!满足年收益8%+2%,呵呵…………

张文华 上海 新华人寿 O_qq

回复 piggy :高档分红?浮云啊

保险人用户 O_qq

回复 张文华 :高档分红到不是浮云,不过一直有高档分红确实有点浮云。只能说是心平一点,看大致预期的收益(假定是中档略多)。目前看来,不少保险公司的分红都还可以。就我查到的几个保险公司,近期的分红都还不错。保费,保额什么的我还是看得懂的。

张乐天 O_qq

回复 piggy :我很喜欢您这样细心的客户。O(∩_∩)O~我觉得您的想法很好!养老金型保险是要以收益为主,像您新提出的问题,我为您解答一下。一、抵交问题,在手续上是可以的,需要提交一份材料,这个业务员会协同您一起完成。二、现在的分红险(我只了解中国人寿的)是不行的,要领必须一次性把之前累积的领完,然后重新开始累积。不过目前国寿新推出的国寿福禄双喜至尊版是可以的,国寿只有这一款。三、分红比例像福禄满堂真的不高,我们在计划书上估算的就蛮保守的,跟我们的实际的平均水平要低的。但是像松鹤颐年就高了,所以险种来说,我这边没有其他公司计划书也说不清。四、国外的险种我真的不清楚,您可以给我一个例子吗?因为国外的在身价方面更看重一些(可能是福利好,所以在养老等方面的商业险国外就不是很多)。五、国内公司都是把收益的70%分红给客户的,因为保监会规定的底限就是70%。在中国的话,连国家项目都有可能亏损,所以投资上真的不好说。国寿的话我知道有南方电网,西气东输,三峡工程,赚钱没我不知道。还有京沪高铁,这个我觉得是赔了吧。六、更好的储备方案,其实就国内养老来说,无非无种养老来源:社保养老金;银行储蓄;投资的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保险;小孩的赡养。这些都有不能不说的让人寒心的地方,所以只能说,结合起来,分散风险。七、我完全同意您说的在分红型或者养老险来说,当然要考虑收益啦!其实我还是那句话,在目前中国甚至世界的经济情况下,什么都在贬值。记得一个笑话:有人问专家,现在怎么样理财能使钱不贬值,专家哈哈一笑:只有现在把钱花出去才不贬值。不知道这些能解决您多少疑惑,和您探讨也是再让我自己思考进步。很高兴有这样的客户。

张乐天 O_qq

回复 piggy :最后一个问题我的意思是,保险也好,理财也好,也许都是只能解决一部分,不能完全解决(买保险的买很多很多的我们就不说了)。同样的,为了让我们自己老的时候活的有尊严,有品质,这些准备我们又不能不做。

保险人用户 O_qq

回复 张乐天 :感谢张乐天先生的答复,你的回答很认真。我已经看过了。目前在看张露女士的建议书。也请张小姐(美女哇),稍等。英式保险算起来就是烦,我先得仔细看前面的合同内容,然后在推算收益,然后分析这个产品是否合适我或者类似我的人。当然啦,我最近不会买保险哦。

保险人用户 O_qq

回复 张乐天 :我发现上这里讨教些问题也不错啊。可以学到人生中不少问题。回张乐天先生。我前面说的用红利来交清,主要的目的是增额。因为我发现我接触到的几款产品,红利的复利率是很低的。如果不考虑操作难度的话,不如把红利拿出来存银行。。。当然,事实上基本不可能这样操作。所以要那么在需要花钱的时候先把红利领出来,要么最好把红利的钱交清增额去扩大保额。那么是不是生存金就会变大呢?如果其中有利可图。。。遐想的空间很大啊。其次是我提得第三点问题。我的意思是收益中,分红的比例占的要小。就比如我买的保险中,分红只有2%。那么如果分红不好,我的收益损失也不太大。(不是很准确,不过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说期望收益比较高,但是不稳当。当这个不稳定性达到某个灵界点时,就不得不考虑风险问题了。比如说固定回报50%的产品,和10%~120%浮动收益的产品,就期望值来说应该选后者。但是如果是养老金,那么我一定选前者。所以,分红占比大的产品,收益波动大的产品,就养老金来说,我觉得不是很好的选择对象。呵呵,今天有点晚了。明天有空再交流。
Jian_logo
I_qq

俞双 上海 明亚经纪

对于《红双喜》这种通过银行、邮局发售的简易理财型保险产品,实在不想多评论。本身的推销方式就有问题,人家是去银行办存款的,结果稀里糊涂变成了保单。收益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典型的保险公司为扩大保费规模,用来圈钱坑人的工具。

至于8年前买的海外保险,具体内容不知,在此不评论。

保险的种类还是相当多的,国内不乏低支出高保障的好产品,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客户无法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而营销员出于利益不会推荐低保费的传统保障型产品。

保险人用户 O_qq

哦,那您知道有哪些好产品么?

俞双 上海 明亚经纪 O_qq

回复 piggy :你要规避哪些风险呢?意外险、旅行险、定期寿险、定期重疾险、医疗险、生育险、女性疾病险、预防肿瘤险。。。各类产品因人而宜,只要能接受消费型的观念。

保险人用户 O_qq

回复 俞双 :就说说理财类的吧。我们老百姓比较在于钱。

俞双 上海 明亚经纪 O_qq

回复 piggy :老百姓,一旦将保险与投资理财挂上钩,那就等于自己走到了坑边上,再碰上个无良推销员后面推一把,就义无返顾往下跳啦。区别就是坑有多深,掉下去受的伤有多重。

保险人用户 O_qq

回复 俞双 :如此说来,国内的保险理财产品不都是不靠谱的东西么?那么我要是考虑补充自己的养老金,岂不是没有地方着落了?还是继续去国外买?

俞双 上海 明亚经纪 O_qq

回复 piggy :养老储备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请参考:http://www.xiangrikui.com/u/zixun/15062.html ,多元化才是王道,前提是自己要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不然全部家当都掌握在别人手里也是一件很郁闷的事。
Jian_logo
I_qq

吴玉泉 上海 平安人寿

因为中国的股市不赚——中国的生意不赚钱,买保险还是主要买保障吧。

保险人用户 O_qq

别介,我当年的保费是1.3K多的美金,保额是5W美金。就新华的那份保险,哦,具体多少有点忘了。但是我记得差不多等于交多少保费还多少保额。就这保障?
Jian_logo

赖敏华

上海的兄弟您好!

  我刚才看了您和保险伙伴们的对话,感觉相当有意思!也觉得多少有点儿悲哀,中国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销售误导、忽悠,这是无可争辩的现状。尽管痛心,可我们也无法短期内解决,好在,好在我明显地感到国家在大力整治保险市场,作为一个保险代理人,我很庆幸地在今日看到这一点。

 我们购买分红险,其实买的是保险公司的实力和前景,没有任何公司任何人可以承诺未来的保单收益,保单收益是不确定的、是浮动的。

 我们会去比较和计算保单收益,可又谁能计算人生中的风险?如果我们能预见未来的风险,那么我们就可能有效地规避风险,保险这种几百年来的科学保障制度就几乎没有存在的必要,您说是吗?

 不瞒您说,我所接触的已投保的客户几乎占一半人在没有正确的保险观念下买了保险。保障和投资本末倒置,保险也是家庭理财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少人的保单是理财和养老型的,一份保单竟没有包含意外险?!试想,如果没有人身的保障,谈何理财?谈何养老……话来话长,真诚地祝您和家人平安快乐!

Jian_logo
I_qq

陈款 上海 平安人寿

如果你买保险是想发财或者挣大钱那我建议你买股票吧,那样来的快。收益还高,保险不适合你,时间久收益也不是你想的那样高。告诉你保险就是一个保障,财产的保值。不要谈哪些没意义的。

保险人用户 O_qq

小伙子,你这样的回答不符合一个专业人员的形象啊。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我发问题的时候,对新华的品牌认可不是太好。但是,你瞧人家张露美女,积极耐心的回答,精心细致的规则准备,虽然她推荐的产品不是最好的。但是你能说客户就不接受她和她的产品么?就好比买家电,我买得时候我就一定是买所谓最好的产品么?很多东西时候我都搞不清楚,到底好不好,好在哪里。就比如我之前买得保险,我当时并没有去货比三家,我觉得不错就买了。至于说你推荐的产品不好,你应该想想为什么我觉得不好,是不是还有更好的产品可以推荐。买保险我从来没想过发大财,而是理财规划。但是我觉得你们的产品,固定收益少,红利和利率不可靠,返回方式不佳。最后一点是,我无法比较精确的推演你们公司的产品(因为。。。这得靠你们公司说了算),要说买品牌,买信任。呵呵,我买保险的时候买得是合同。一切以合同为主。公司的品牌是参考而已。另外,我觉得你的专业理念似乎有问题。保险是保障不错,但是和成本及保障内容,发生几率,损失情况都有关系。你说一个合格的理财师会不考虑这些东西么?

陈款 上海 平安人寿 O_qq

古人说:忠言逆耳。你的心情我理解,提了那么多问题也是想解决自己以后的问题,我也是看了你那么多问题才说这样的话,也是想让你清楚认识保险就是保障,不是考虑赚取多少钱啊什么的,我建议你还是约见见面沟通,网上说的再多也是没用的啊,红利是浮动的每家保险公司都不确定的,连银行利率也是变化很快,所以多接触些业务员,听听是不是有道理再考虑购买,不要说什么就什么,到时拿不到又会很郁闷。
Jian_logo
I_qq

沈雄 广州 平安人寿

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 ?
Jian_logo
I_qq

沈雄 广州 平安人寿

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 ?
Jian_logo

杨浩源

上海的朋友你好 

                     我司有款产品可以满足您提到的要求。如果您有兴趣的话请加我qq.我们来共同探讨。

Jian_logo

何玉梅

呵呵,我猜这位朋友做的工作应该和程序、IT或者会计之类的专业技术有关。

您属于分析型性格。

保险人用户

哎,我发现美女专家不少啊。呵呵,我是工科毕业的,喜欢下棋打牌什么的,有时候比较无聊,喜欢瞎想。

何玉梅

呵呵,理解,理工科人才是属于相当理性的人,什么事情都要有数据、证明、论证、结论……
Jian_logo

周志红

您的点评很专业也很独到,感谢你认可大童保险和中英人寿联合开发的“好儿郎”养老计划,因为这个产品属于大童专属销售,目前还没有被市场广泛了解,感觉很惭愧,甚至我曾乱想,如果这款产品由国寿平安的这么多大哥大姐来销售,我估计这款产品会被中国大陆每一个角落的客户所了解、所认可、所购买。并且有一点没有之前没有告诉您,这款产品年缴保费1000万元以下是不生调不体检的。您提到的保单贷款,个人认为年缴保费没有上一定的规模,这个功能就没有必要去放大,反之,这个功能对于资金量比较大的客户而言,是非常有用的,真正的中高档客户买保险考虑的一定不是收益,而是人寿保险除了生老病死残以外的功能,譬如保险资金的专属性、避税避债性、不可分割性等等。对于一个有规模性企业的实体老板,他完全可以用一定的资金去购买人寿保险,规避风险,体现身价,同时,可以把大部分资金通过贷款功能借出来,这样也不会影响客户的资金流动性,企业经营好,可以持续贷款,经营万一有经营风险,就可以归还贷款的钱,保证保单账户成为自己资本赛场的“守门员”,您认为呢?可以单独沟通!
引用提问:到目前为止,已经得到很多有帮助的回答。这个问题扩得有点大了。我稍微集中一下吧。国内保险理财产品差,包括保险保障差是总体现象。我自己没事的时候

保险人用户

周先生(似乎是周总?),虽然我觉得您提供的这份计划不错。不过不一定大部分人觉得好啊。您提供的这份建议书,在60岁是没有一分钱生存金的,除了利息。虽然我理解这种规划,是把它当养老金来用。不过我估计很多人会不喜欢它。其次是,您的建议计划,它的利率和总体利率是比较低的,算长期利率的话优势并不明显。虽然我理解你们的做法,更加符合养老金的用途,不过我估计。。。还是很多人会不太喜欢。其他还有不少,我这种比较另外的客户应该很少,您要说通这些东西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呵呵,中高档的客户,离我比较遥远。不过就我的看法,除了有预谋性的使用避债功能,用保单贷款的方式恐怕不是个好主意。因为保单这东西,是算现金价值的吧。。。至于中低档的客户,养老金本来就是追求个稳定性+收益的平衡。哈哈,你要是告诉客户,您的养老金有1%的几率一分钱也拿不到~~~~
Jian_logo
I_qq

陈士珍 上海 平安人寿

你好!保险主要功能是保障,分红具有不确定性。
Jian_logo

温立征

您好,

朋友,估计您是葵网上和代理人互动最多的客户了。

其实您现在的主要问题:到香港买保险您还是有些顾虑,尤其是养老方面的保险。保障型的保险您的选择确实有对的地方,在香港保障型产品性价比是高的多,我也一直和我们香港保诚的同事有交流沟通。

国内的分红不是保险公司不多给(尤其是外资类的),而是保监有严格的规定,确实和银行的率利有挂钩,同时考虑每家公司每个险种产品的收益来支付(收益的70%优先分配)。

我也很提议您养老的确实从长远,及政策,风险角度可以在国内来选择,欢迎看看我们信诚(保诚国内叫法)的产品。

保险人用户

呵呵,我也知道保诚在国内的合资公司是信诚。不过对于信诚的产品,完全不了解。另外,信诚在上海有分公司么?

温立征

回复 piggy :所以邀请您了解信诚的产品,来上海已七年了,总部在金茂,我的办公地点在静安寺。

保险人用户

哦,能提供些你们公司的产品介绍么?或者提供点信息,我自己网上查一查。对咯,你们公司应该没有类似95567的服务热线吧。那个东西似乎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有的。

温立征

回复 piggy :可以直接点我的头像进入,或是进公司的官网http://www.citic-prudential.com.cn/公司的年金产品确实很不错,尤其是安享系列。我们现在也有同中信集团相同的短号热线。

温立征

也可以加我QQ进行交流
  • 1
  • 2
  • 下一页
  • 热门问答
    回答得不错,对 说句感谢的话吧!
    请输入您的好评
    0/140
    好评成功!